要说到那句话就得先说说被怼的那名弟子,每当听到能惹得孔子都发怒时,大多人都会觉得此人今后必然成不了大器。然而再一次与常理相反,孔子骂的这位学生,在他去世后可也是一位大人物。众所周知孔子桃李满天下,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人七十二。但再往小了缩减呢,还能缩成十位,也就是孔门十哲。这十人是儒家学派早期的儒客学者,被历代儒客尊崇,作为榜样。

被骂的那一位便位列孔门十哲、孔门十三贤,他就是子我,名为宰予。宰予的成就还是颇高的,言语、文学、德性、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,思维也非常活跃。为此没少挨骂,在空门众多弟子中,他是少数能正面对老师学说提出异议的人。比如说宰予认为孔子的三年之丧不可取,因为时间太久了,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。
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,因此可改为一年之丧。
孔子批评他不仁,他也没气馁,接着提出了一个两难的问题。假若说告诉一个仁者,另一个仁者掉水里了,他是救还是不救?救是死不救便是见死不救,这问题的刁难程度比如今的老妈与老婆,同时掉水里救哪个还过分。因此孔子的答复是宰予这是在愚弄人,提的问题不好,这两次挨批还不算什么。
![]()
要论宰予
骂得最狠的一次,还得是他上课打瞌睡那一次,也不知是身体不好精气神不够,还是前天晚上睡得晚了。宰予在大白天睡觉,为此没去上课,孔子发现了就派弟子去找。结果发现他在房里睡觉,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为此大动肝火,说: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!于予与何诛?